翡翠的质量分级
一、颜色分级
颜色是影响翡翠质量最感性的因素。也是最难把握的。对翡翠颜色的描述少有完全一致的,目前国际上还未形成一个统一的翡翠颜色分级方案。但不同方案对颜色重要性及其评判标准的认识基本一致。
一般认为颜色在翡翠成品中对总质量的影响可达50%~70%,具体的情形随其他影响因素如质地、水头等而变化,也随不同种类的翡翠器形而变。颜色的判断标准基本上以颜色的色调、饱和度、亮度颜色三要素为基础确定的“浓、正、阳、和(或“匀”)”标准。
(一)绿色系列
绿色是翡翠的原生色,也是翡翠最重要的和最有价值的颜色,1997年一串翠绿的“双彩”翡翠珠链拍卖出了7 262万港元的天价,让全世界都侧目于翠绿翡翠的价值。
翡翠的绿色丰富多彩,至今为止仍很难用科学的尺度和数据去准确说明与定义。关于绿色的颜色种类,玉石行内有各种象形的说法,但这种说法常随不同区域或不同人的理解而有差异。目前国内对绿色翡翠归纳和描述比较早和较为系统的是栾秉璈在其《中国宝石和玉石》(1989)中的分类。张蓓莉等(2000)对这一方案进行了调整。欧阳秋眉(1997)、摩伏等(1998)以及张蓓莉等(2000)根据绿色的纯正程度、均匀程度、浓淡和色泽四个指标将具有不同绿色的翡翠分成了六个级别,虽然不同学者的分级侧重点稍有差别,但均是围绕“正、浓、阳、和”四字诀进行细分。
在判断绿色好坏的四字诀中,依据其重要性的排列是“正、阳、浓、
匀”。
(1) “正”是指绿色要纯正,它是和“邪”色相对应的。所谓纯正就是绿色的主波长应该比较集中在较窄的绿色波长范围内,摩体等(1998)认为这一范围为530~5l0 mm。如果颜色波长偏短波方向,翡翠就会偏蓝(如在495~480 mm附近,这就是所谓偏色或带“邪”色);如果翡翠的颜色主波长是偏长波段则会偏黄(如达到540—545 mm)。当主波长范围较宽时,所见到的翡翠的颜色就是多种颜色的混合色,它的颜色效果就不会很纯正。
纯正翠绿色的翡翠的价值是最高的,如所谓浓冰绿、宝石绿、祖母绿,其次是纯正绿色中稍带黄色。当纯正翡翠稍带黄色时,一般会使翡翠的颜色更加鲜阳,亦即增加了其颜色的亮度,因而对翡翠质量 影响不大,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能增加翡翠的价值,如所谓的阳俏绿、黄阳绿。当翡翠的颜色中偏蓝色或灰色时,一般会降低或严重降低翡翠颜色的价值,会使绿色变“青”、变“油”。
(2)“阳”就是指绿色的鲜艳程度,它和“阴”相对。翡翠的颜色的“阳”与“阴”主要是指其颜色的亮度,当亮度较大时,绿色就会鲜艳,会给人一种明快和悦目的感觉。相反,当翡翠的颜色比较暗、阴”时,翡翠的美感就会大打折扣。
因此,翡翠的绿色鲜阳与否是决定翡翠颜色的关键因素之一,只有颜色纯正而又鲜阳的翡翠才会有较好的市场价值。
光源是影响翡翠鲜阳程度的外因。在不同的光源下翡翠的鲜艳程度会有明显差别,因此做评估时,应在有阳光时中午正负2小时的时间中观察判断,如果在灯光下观察即应在和正午阳光具相同色温的光源中进行,目前较常见的选择是在白色光管外增加一个普通灯泡(60W或100W)产生的混合光中观察。
(3)“浓”是指翡翠绿色的浓淡、深浅,亦即绿色的饱和度,更严格地说是指绿色主波长光线在整个光波组成中所占的百分比。当整个光波都由绿色主波长的光线组成时,其饱和度为100%(实际上极少见),其绿色就会很深,相反当整个光波中绿色光波的相对百分含量很低时,其饱和度近于零,颜色近于无色。
优质翡翠绿色的饱和度必须达到较高的程度,目前对于这种“较高”程度,并无量化指标,只有所谓“适中”来形容。或者说,过浓或过淡的颜色都不是最优质的。一般而言,从审美习惯来说,近北方纬度较高地区的人群,对饱和度大的翡翠有较强的消费偏好,而低纬度南方消费群则对饱和度稍低的翡翠有更强的消费偏好。
(4)“和”,又称为“匀”,是指翡翠绿色分布是否均匀、饱满,最 高档的翡翠其绿色应该是满布整件玉器上均匀分布的,即所谓“满色”。
因此,颜色“和”的指标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绿色的多少,其二是它的分布。其中绿色的多少是更重要的一个要素。一般说,颜色均匀是指绿色布满整件玉器达95%~100%的空间,较均匀是指颜色分布面积达80%~95%,尚均匀的绿色分布面积在60%~80%,如果玉器的绿色分布面积比例少于75%时,一般就认为其色不“和”或不“均匀”。
当然,实际上有时颜色的判断和质地是密切相关的,在行内有对哪些是真“色”,哪些是“地色”往往是一个可能引起争议的问题,只有一些地张和颜色分别较大的品种,如“白地青”、“花青”、“豆青”等才能很绝然地划分出其“真”色的百分比。因此,我们说玉石颜色“不均匀”或不“和”时,通常是指这种种质的翡翠。
总的来说,由于影响翡翠颜色的因素相当多,上述的四个方面本身的组成也是很复杂的,因此,只能抓住最特征的方面来进行颜色分级,完全对应的情况基本上不会出现。
(二)紫色翡翠
紫色是翡翠中最常见且有较高市场价值认同的颜色之一,市场上常见的紫色翡翠根据色彩及饱和度可以分成五种:皇家紫,红紫,蓝紫,紫罗兰,粉紫。
(1)皇家紫(I),是指一种浓艳纯正的紫色,它的颜色色调非常纯正,饱和度一般较高,亮度中等,因而显出一种富贵逼人、雍容大度的美感。这种紫色实际上非常少见,在紫色翡翠中出现的几率低于1%。一只满色皇家紫的手镯,市场价可达到百万元以上,而饱满的大旦面可达数十万元。
(2)红紫(Ⅱ),是一种偏向翡红色调的紫色,它的颜色饱和度通常中等,少见很高饱和度的类型,在紫色翡翠中不算常见,其价值认同也较高。
(3)蓝紫(Ⅲ),是一种偏向蓝色的紫色,它的饱和度变化较大,从浅蓝紫到深蓝紫都可见到,是紫色翡翠中较常见的类型,俗称“茄紫”。当饱和度偏高时,颜色常有灰蓝色的感觉。亮度一般较其他类型低。
(4)紫罗兰(Ⅳ),是一种中等深度到浅色的紫色,这种紫色常常出现在一些质地粗到细的翡翠中,有时也会和绿色一起出现,形成所谓有“春带彩”,因而有时紫罗兰又是地子(质地)的一种类型。
(5)粉紫色(V),是一种较浅的紫色,可能有偏红或偏蓝的感觉,但达不到红紫或蓝紫的水平,其紫色仍然是比较明显的,但饱和度比较低。它常常出现在一些水头较好、质地细腻的翡翠中。
(三)翡色翡翠
翡色是翡翠中与绿色相对的一种颜色,也是翡翠中最常见的几种颜色之一,大部分的翡色(实际上是褐红和褐黄的混合色)主要出现在翡翠的皮壳中,或沿裂隙分布。一般认为翡色翡翠是含铁量较高的翡翠风化后的产物,翡色属于一种次生色,是在翡翠玉石形成以后才产生的颜色。
根据翡色翡翠的色彩,翡色可分成翡红(I)、翡黄(Ⅱ)两类。
翡红又可分为红翡、翡红两个次级色系,其中红翡是以褐色为主、带有红色的翡翠,红翡较常见;而翡红则是以红色为主、带有褐色的品种,后者价值更高。
翡黄同样可分为黄翡和翡黄两个次级色系,其中黄翡是以翡色为主(褐红)、带有黄色色调的翡翠;翡黄则是以黄色色调为主、带有褐色色调的翡翠
翡黄同样可分为黄翡和翡黄两个次级色系,其中黄翡是以翡色为主(褐红)、带有黄色色调的翡翠;翡黄则是以黄色色调为主、带有褐色色调的翡翠,最黄的可呈栗子黄、鸡油黄和柠檬黄。一般而言,后者较前者有更高的价值,但后者的价值目前并未被市场真正认知。
因此,狭义的翡色实际上指黄色或红色色系都不是很明显时、饱和度较低的一种浅褐红色或淡红褐色的颜色。
当翡红色或翡黄色的颜色深度适中而又出现在质地、水头较好的翡翠中时,也可有较高的市场价值,特别是当这种颜色有一定厚度时(如3 mm以上)。一般而言,由于岩石的风化层都不会太厚,翡翠中的翡色多被用作俏色用在雕刻中,能达到独立成器的较少。
(四)黑色翡翠
黑色系列的翡翠被重视是近几年的事(欧阳秋眉,l998,2002;丘志力,1999)。这种黑色翡翠实际上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比较纯的硬玉岩,其黑色是由原生或次生细小分散的黑色尘状包裹体(有机质)产生的,这些包裹体主要分布在硬玉矿物的解理纹内。这种黑色翡翠无论是透光或是顶光照明都是黑色的。另一种是含有硬玉和霓石、绿辉石、透辉石的岩石,这种岩石一般在透光下呈绿一墨绿色,但在顶光下或反射光下呈黑色或墨黑色。
根据黑色翡翠在反射光下的颜色,黑色翡翠可分成纯黑色和墨黑色两类。当纯黑色翡翠质地细润、透光下呈现深绿色时,价值较高。
(五)无色翡翠
无色的翡翠常常是很纯的硬玉岩(可含少量钠长石)。除了质地很细腻、水头很高的品种外,真正无色的翡翠并不多见,大多是呈一种白色或灰白色的颜色。
无色翡翠的质量主要取决于翡翠的质地和水头。
二、质地分级
过去又称为地张、地子。关于质地的认识,历来有不同的理解,传统的认识认为质地是翡翠本身除颜色以外的其他性质(栾秉璈,1989;程光耀,l 990;摩忲,1990;张竹邦,1 993),但也有人认为质地就是指翡翠的结构形式,包括翡翠晶粒的粗细、形状及其结合方式(欧阳秋眉,1991,1997;崔文元,1997;张蓓莉等,2000;丘志力,2000)。
质地实际上是翡翠形成条件及经历过地质作用的一个重要反映,因此是决定其质量和价值的内在因素。翡翠矿物结晶粗细、形态、矿物间结合方式,将会直接影响到成品翡翠的透明度(水头)、光泽以及其完美性,因此,我们认为翡翠的质地实际上是比水头(透明度)具有更加重要意义的要素。
陈志强等(1995)对翡翠结构的研究表明,翡翠中存在三类近十种不同的结构,其中变质重结晶作用形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其中硬玉粒度越细,翡翠的透明度越好;而翡翠中斑状结构越明显,不同形态的矿物颗粒共存,其透明度也越差;而动力变质形成的碎裂结构则直接影响到翡翠的工艺性能、利用率和透明度。奥岩等(1997)、童银洪等(1997)的研究亦认为翡翠的结构决定了翡翠的种类和水头,其中硬玉矿物颗粒越细小,结构越紧密,翡翠的种份越老,水头越好,而后期应力作用形成的碎裂结构则是破坏翡翠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虽然翡翠的质地是决定翡翠质量不容忽视的要素,虽然它和矿物颗粒大小及结合方式之间的关系可能并不完全是线性关系,但可以肯定的是矿’物颗粒越细、结合越紧密、矿物间的裂隙或间隙不发育、后 期应力作用弱则翡翠的质地质量就好。
我国古代论玉(软玉)有“首德次符“之说,而翡翠行内又有“外行看色,内行看种(种质)“的看法均说明质地对翡翠质量的重要性。
栾秉璈(1984)比较全面总结了行内对质量的商业分类。这个分类是行内几十年对翡翠质地认识的总结,正如前面已述及,由于它实际上已包含了翡翠绿色以外的其他因素,因此有时使用起来会出现不同的理解。另外,欧阳秋眉(1997)、张蓓莉等(2000)根据对翡翠中矿物颗粒的理解分别提出了六级和五级划分方案。
1、非常细__10倍放大镜下可见结晶颗粒_______最佳__玉地
2、细______10倍放大镜下隐约可见结晶颗粒____佳___瓷地
3、较粗____10倍放大镜下易见结晶颗粒_______较佳__粉地
4、粗_____肉眼可见结晶颗粒_________________差___砂地
5、很粗___肉眼易见结晶颗粒________________很差__石地
三、水头(透明度)分级 .
翡翠的水头实际上是指翡翠“润泽“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翡翠的透明度。
翡翠的水头主要决定于翡翠的质地及颜色,实际上有时这三个因素之间又是相互影响的,因此行内又将这三个因素融合成为“种“的概念,将翡翠划分为不同“种“,如玻璃种是指质地细润、透明度好的翡翠,如果再加上颜色翠绿,即所谓玻璃艳绿,就是翡翠中的极品;而花青种的翡翠是指一些具青绿色、质地一般、地子发灰、颜色分布往往呈斑块状的翡翠等。
一般而言,质地细腻的翡翠其透明度就好、水头长,但实际的情况也有例外,有些翡翠如冰种或芙蓉种的翡翠,其颗粒并不太细,有时肉眼下都很明显,甚至颗粒可达到1-2 mm以上的,其水头仍可很长,或者说透明度仍较好。它说明质地和水头之间不完全是一回事,它们之间的关系比我们目前研究的要复杂和丰富。
颜色和水头之间也有相关性,如果颜色很深,一般水头也会受到影响,相反,如果水头很好,则绿色一般会变得更“娇阳“或“化“的很开,有时也使颜色变浅。观察翡翠的水头绝不能隔着厚玻璃进行,因为无色厚玻璃会增强玉的水头。总的来说,水头好且绿色好的翡翠一定是高档的品种。水头与颜色的配合是评估翡翠质量及价值中很重要的方面。
另外,从工艺评估的角度,光源与翡翠的透明度也有明显的关系,光源强和接近中午时的日光,翡翠的水头就显得好;相反,如果光源弱或阴天,翡翠的水头就显得差,因此,标准的评估应以中午有阳光的时候为准。所谓“无阳不看玉“即是这一道理。
玉石行内对水头或透明度的分级历来标准不一,列出据张蓓莉等(2000)的分级方案。
级别__透明度_____阳光透进度______常见品种
1、___全透明_____ 10mm以上____常为无色翡翠或冰花翡翠
2、___透明________6-10mm_______冰种及少量特级色料
3、___半透明_______3-6mm_______特级色料中常见
4、___微透明_______1-3mm_______普通的花件料如豆青、花青
5、___不透明_____基本不透光____大多数大型雕刻件的砖头料
颜色是影响翡翠质量最感性的因素。也是最难把握的。对翡翠颜色的描述少有完全一致的,目前国际上还未形成一个统一的翡翠颜色分级方案。但不同方案对颜色重要性及其评判标准的认识基本一致。
一般认为颜色在翡翠成品中对总质量的影响可达50%~70%,具体的情形随其他影响因素如质地、水头等而变化,也随不同种类的翡翠器形而变。颜色的判断标准基本上以颜色的色调、饱和度、亮度颜色三要素为基础确定的“浓、正、阳、和(或“匀”)”标准。
(一)绿色系列
绿色是翡翠的原生色,也是翡翠最重要的和最有价值的颜色,1997年一串翠绿的“双彩”翡翠珠链拍卖出了7 262万港元的天价,让全世界都侧目于翠绿翡翠的价值。
翡翠的绿色丰富多彩,至今为止仍很难用科学的尺度和数据去准确说明与定义。关于绿色的颜色种类,玉石行内有各种象形的说法,但这种说法常随不同区域或不同人的理解而有差异。目前国内对绿色翡翠归纳和描述比较早和较为系统的是栾秉璈在其《中国宝石和玉石》(1989)中的分类。张蓓莉等(2000)对这一方案进行了调整。欧阳秋眉(1997)、摩伏等(1998)以及张蓓莉等(2000)根据绿色的纯正程度、均匀程度、浓淡和色泽四个指标将具有不同绿色的翡翠分成了六个级别,虽然不同学者的分级侧重点稍有差别,但均是围绕“正、浓、阳、和”四字诀进行细分。
在判断绿色好坏的四字诀中,依据其重要性的排列是“正、阳、浓、
匀”。
(1) “正”是指绿色要纯正,它是和“邪”色相对应的。所谓纯正就是绿色的主波长应该比较集中在较窄的绿色波长范围内,摩体等(1998)认为这一范围为530~5l0 mm。如果颜色波长偏短波方向,翡翠就会偏蓝(如在495~480 mm附近,这就是所谓偏色或带“邪”色);如果翡翠的颜色主波长是偏长波段则会偏黄(如达到540—545 mm)。当主波长范围较宽时,所见到的翡翠的颜色就是多种颜色的混合色,它的颜色效果就不会很纯正。
纯正翠绿色的翡翠的价值是最高的,如所谓浓冰绿、宝石绿、祖母绿,其次是纯正绿色中稍带黄色。当纯正翡翠稍带黄色时,一般会使翡翠的颜色更加鲜阳,亦即增加了其颜色的亮度,因而对翡翠质量 影响不大,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能增加翡翠的价值,如所谓的阳俏绿、黄阳绿。当翡翠的颜色中偏蓝色或灰色时,一般会降低或严重降低翡翠颜色的价值,会使绿色变“青”、变“油”。
(2)“阳”就是指绿色的鲜艳程度,它和“阴”相对。翡翠的颜色的“阳”与“阴”主要是指其颜色的亮度,当亮度较大时,绿色就会鲜艳,会给人一种明快和悦目的感觉。相反,当翡翠的颜色比较暗、阴”时,翡翠的美感就会大打折扣。
因此,翡翠的绿色鲜阳与否是决定翡翠颜色的关键因素之一,只有颜色纯正而又鲜阳的翡翠才会有较好的市场价值。
光源是影响翡翠鲜阳程度的外因。在不同的光源下翡翠的鲜艳程度会有明显差别,因此做评估时,应在有阳光时中午正负2小时的时间中观察判断,如果在灯光下观察即应在和正午阳光具相同色温的光源中进行,目前较常见的选择是在白色光管外增加一个普通灯泡(60W或100W)产生的混合光中观察。
(3)“浓”是指翡翠绿色的浓淡、深浅,亦即绿色的饱和度,更严格地说是指绿色主波长光线在整个光波组成中所占的百分比。当整个光波都由绿色主波长的光线组成时,其饱和度为100%(实际上极少见),其绿色就会很深,相反当整个光波中绿色光波的相对百分含量很低时,其饱和度近于零,颜色近于无色。
优质翡翠绿色的饱和度必须达到较高的程度,目前对于这种“较高”程度,并无量化指标,只有所谓“适中”来形容。或者说,过浓或过淡的颜色都不是最优质的。一般而言,从审美习惯来说,近北方纬度较高地区的人群,对饱和度大的翡翠有较强的消费偏好,而低纬度南方消费群则对饱和度稍低的翡翠有更强的消费偏好。
(4)“和”,又称为“匀”,是指翡翠绿色分布是否均匀、饱满,最 高档的翡翠其绿色应该是满布整件玉器上均匀分布的,即所谓“满色”。
因此,颜色“和”的指标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绿色的多少,其二是它的分布。其中绿色的多少是更重要的一个要素。一般说,颜色均匀是指绿色布满整件玉器达95%~100%的空间,较均匀是指颜色分布面积达80%~95%,尚均匀的绿色分布面积在60%~80%,如果玉器的绿色分布面积比例少于75%时,一般就认为其色不“和”或不“均匀”。
当然,实际上有时颜色的判断和质地是密切相关的,在行内有对哪些是真“色”,哪些是“地色”往往是一个可能引起争议的问题,只有一些地张和颜色分别较大的品种,如“白地青”、“花青”、“豆青”等才能很绝然地划分出其“真”色的百分比。因此,我们说玉石颜色“不均匀”或不“和”时,通常是指这种种质的翡翠。
总的来说,由于影响翡翠颜色的因素相当多,上述的四个方面本身的组成也是很复杂的,因此,只能抓住最特征的方面来进行颜色分级,完全对应的情况基本上不会出现。
(二)紫色翡翠
紫色是翡翠中最常见且有较高市场价值认同的颜色之一,市场上常见的紫色翡翠根据色彩及饱和度可以分成五种:皇家紫,红紫,蓝紫,紫罗兰,粉紫。
(1)皇家紫(I),是指一种浓艳纯正的紫色,它的颜色色调非常纯正,饱和度一般较高,亮度中等,因而显出一种富贵逼人、雍容大度的美感。这种紫色实际上非常少见,在紫色翡翠中出现的几率低于1%。一只满色皇家紫的手镯,市场价可达到百万元以上,而饱满的大旦面可达数十万元。
(2)红紫(Ⅱ),是一种偏向翡红色调的紫色,它的颜色饱和度通常中等,少见很高饱和度的类型,在紫色翡翠中不算常见,其价值认同也较高。
(3)蓝紫(Ⅲ),是一种偏向蓝色的紫色,它的饱和度变化较大,从浅蓝紫到深蓝紫都可见到,是紫色翡翠中较常见的类型,俗称“茄紫”。当饱和度偏高时,颜色常有灰蓝色的感觉。亮度一般较其他类型低。
(4)紫罗兰(Ⅳ),是一种中等深度到浅色的紫色,这种紫色常常出现在一些质地粗到细的翡翠中,有时也会和绿色一起出现,形成所谓有“春带彩”,因而有时紫罗兰又是地子(质地)的一种类型。
(5)粉紫色(V),是一种较浅的紫色,可能有偏红或偏蓝的感觉,但达不到红紫或蓝紫的水平,其紫色仍然是比较明显的,但饱和度比较低。它常常出现在一些水头较好、质地细腻的翡翠中。
(三)翡色翡翠
翡色是翡翠中与绿色相对的一种颜色,也是翡翠中最常见的几种颜色之一,大部分的翡色(实际上是褐红和褐黄的混合色)主要出现在翡翠的皮壳中,或沿裂隙分布。一般认为翡色翡翠是含铁量较高的翡翠风化后的产物,翡色属于一种次生色,是在翡翠玉石形成以后才产生的颜色。
根据翡色翡翠的色彩,翡色可分成翡红(I)、翡黄(Ⅱ)两类。
翡红又可分为红翡、翡红两个次级色系,其中红翡是以褐色为主、带有红色的翡翠,红翡较常见;而翡红则是以红色为主、带有褐色的品种,后者价值更高。
翡黄同样可分为黄翡和翡黄两个次级色系,其中黄翡是以翡色为主(褐红)、带有黄色色调的翡翠;翡黄则是以黄色色调为主、带有褐色色调的翡翠
翡黄同样可分为黄翡和翡黄两个次级色系,其中黄翡是以翡色为主(褐红)、带有黄色色调的翡翠;翡黄则是以黄色色调为主、带有褐色色调的翡翠,最黄的可呈栗子黄、鸡油黄和柠檬黄。一般而言,后者较前者有更高的价值,但后者的价值目前并未被市场真正认知。
因此,狭义的翡色实际上指黄色或红色色系都不是很明显时、饱和度较低的一种浅褐红色或淡红褐色的颜色。
当翡红色或翡黄色的颜色深度适中而又出现在质地、水头较好的翡翠中时,也可有较高的市场价值,特别是当这种颜色有一定厚度时(如3 mm以上)。一般而言,由于岩石的风化层都不会太厚,翡翠中的翡色多被用作俏色用在雕刻中,能达到独立成器的较少。
(四)黑色翡翠
黑色系列的翡翠被重视是近几年的事(欧阳秋眉,l998,2002;丘志力,1999)。这种黑色翡翠实际上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比较纯的硬玉岩,其黑色是由原生或次生细小分散的黑色尘状包裹体(有机质)产生的,这些包裹体主要分布在硬玉矿物的解理纹内。这种黑色翡翠无论是透光或是顶光照明都是黑色的。另一种是含有硬玉和霓石、绿辉石、透辉石的岩石,这种岩石一般在透光下呈绿一墨绿色,但在顶光下或反射光下呈黑色或墨黑色。
根据黑色翡翠在反射光下的颜色,黑色翡翠可分成纯黑色和墨黑色两类。当纯黑色翡翠质地细润、透光下呈现深绿色时,价值较高。
(五)无色翡翠
无色的翡翠常常是很纯的硬玉岩(可含少量钠长石)。除了质地很细腻、水头很高的品种外,真正无色的翡翠并不多见,大多是呈一种白色或灰白色的颜色。
无色翡翠的质量主要取决于翡翠的质地和水头。
二、质地分级
过去又称为地张、地子。关于质地的认识,历来有不同的理解,传统的认识认为质地是翡翠本身除颜色以外的其他性质(栾秉璈,1989;程光耀,l 990;摩忲,1990;张竹邦,1 993),但也有人认为质地就是指翡翠的结构形式,包括翡翠晶粒的粗细、形状及其结合方式(欧阳秋眉,1991,1997;崔文元,1997;张蓓莉等,2000;丘志力,2000)。
质地实际上是翡翠形成条件及经历过地质作用的一个重要反映,因此是决定其质量和价值的内在因素。翡翠矿物结晶粗细、形态、矿物间结合方式,将会直接影响到成品翡翠的透明度(水头)、光泽以及其完美性,因此,我们认为翡翠的质地实际上是比水头(透明度)具有更加重要意义的要素。
陈志强等(1995)对翡翠结构的研究表明,翡翠中存在三类近十种不同的结构,其中变质重结晶作用形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其中硬玉粒度越细,翡翠的透明度越好;而翡翠中斑状结构越明显,不同形态的矿物颗粒共存,其透明度也越差;而动力变质形成的碎裂结构则直接影响到翡翠的工艺性能、利用率和透明度。奥岩等(1997)、童银洪等(1997)的研究亦认为翡翠的结构决定了翡翠的种类和水头,其中硬玉矿物颗粒越细小,结构越紧密,翡翠的种份越老,水头越好,而后期应力作用形成的碎裂结构则是破坏翡翠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虽然翡翠的质地是决定翡翠质量不容忽视的要素,虽然它和矿物颗粒大小及结合方式之间的关系可能并不完全是线性关系,但可以肯定的是矿’物颗粒越细、结合越紧密、矿物间的裂隙或间隙不发育、后 期应力作用弱则翡翠的质地质量就好。
我国古代论玉(软玉)有“首德次符“之说,而翡翠行内又有“外行看色,内行看种(种质)“的看法均说明质地对翡翠质量的重要性。
栾秉璈(1984)比较全面总结了行内对质量的商业分类。这个分类是行内几十年对翡翠质地认识的总结,正如前面已述及,由于它实际上已包含了翡翠绿色以外的其他因素,因此有时使用起来会出现不同的理解。另外,欧阳秋眉(1997)、张蓓莉等(2000)根据对翡翠中矿物颗粒的理解分别提出了六级和五级划分方案。
1、非常细__10倍放大镜下可见结晶颗粒_______最佳__玉地
2、细______10倍放大镜下隐约可见结晶颗粒____佳___瓷地
3、较粗____10倍放大镜下易见结晶颗粒_______较佳__粉地
4、粗_____肉眼可见结晶颗粒_________________差___砂地
5、很粗___肉眼易见结晶颗粒________________很差__石地
三、水头(透明度)分级 .
翡翠的水头实际上是指翡翠“润泽“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翡翠的透明度。
翡翠的水头主要决定于翡翠的质地及颜色,实际上有时这三个因素之间又是相互影响的,因此行内又将这三个因素融合成为“种“的概念,将翡翠划分为不同“种“,如玻璃种是指质地细润、透明度好的翡翠,如果再加上颜色翠绿,即所谓玻璃艳绿,就是翡翠中的极品;而花青种的翡翠是指一些具青绿色、质地一般、地子发灰、颜色分布往往呈斑块状的翡翠等。
一般而言,质地细腻的翡翠其透明度就好、水头长,但实际的情况也有例外,有些翡翠如冰种或芙蓉种的翡翠,其颗粒并不太细,有时肉眼下都很明显,甚至颗粒可达到1-2 mm以上的,其水头仍可很长,或者说透明度仍较好。它说明质地和水头之间不完全是一回事,它们之间的关系比我们目前研究的要复杂和丰富。
颜色和水头之间也有相关性,如果颜色很深,一般水头也会受到影响,相反,如果水头很好,则绿色一般会变得更“娇阳“或“化“的很开,有时也使颜色变浅。观察翡翠的水头绝不能隔着厚玻璃进行,因为无色厚玻璃会增强玉的水头。总的来说,水头好且绿色好的翡翠一定是高档的品种。水头与颜色的配合是评估翡翠质量及价值中很重要的方面。
另外,从工艺评估的角度,光源与翡翠的透明度也有明显的关系,光源强和接近中午时的日光,翡翠的水头就显得好;相反,如果光源弱或阴天,翡翠的水头就显得差,因此,标准的评估应以中午有阳光的时候为准。所谓“无阳不看玉“即是这一道理。
玉石行内对水头或透明度的分级历来标准不一,列出据张蓓莉等(2000)的分级方案。
级别__透明度_____阳光透进度______常见品种
1、___全透明_____ 10mm以上____常为无色翡翠或冰花翡翠
2、___透明________6-10mm_______冰种及少量特级色料
3、___半透明_______3-6mm_______特级色料中常见
4、___微透明_______1-3mm_______普通的花件料如豆青、花青
5、___不透明_____基本不透光____大多数大型雕刻件的砖头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