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窑为宋代著名的瓷窑之一,它在唐代的颜色釉基础上发展而来。唐代窑址设在下白峪,以烧制黑釉、茶叶末釉和褐黄釉为主,胎体相对厚重,器物内壁满釉,外壁只施半釉,器形多为碗、钵、罐。至北宋时期,由于宋徽宗对于钧窑瓷器的推崇,在禹州设置官窑,烧制宫廷用瓷,并诰封“神钧宝瓷”,钧窑自此勃兴。其地域上以河南禹县为中心,窑址几乎遍布北方重要产瓷区,包括临近的临汝、宝丰,以及河南、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
宋钧窑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釉色,它承袭了北方青瓷体系,在胎体上施含有铁元素的底釉,并通过精细的窑温控制使其呈现月白、天蓝等色。然而,更具有开创性的是它首次在釉料中掺入了少量铜元素,并涂抹于干燥的底釉之上,烧造时铜分子经高温还原,呈现紫红色。又因为釉面较厚,煅烧时容易翻滚,釉中所含金属分子有的浮在表面,有的沉在釉底,导致冷却时釉面上下收缩不一致,留下不规则的流动线条,造成了不同釉层间争奇斗艳、交相辉映的艺术效果,后人称之为“蚯蚓走泥纹”。钧瓷乳浊釉的这种“不可控性”赋予其独特的“窑变无双,钧瓷无对”的特征。 靖康之难后宋室南迁,钧官窑亦停烧,但钧民窑却仍得延续并积极仿制官窑产品,同时生产白地黑花等具有磁州窑风格,以及印花青瓷等具有耀州窑风格的民用粗瓷。至明万历三年,因钧瓷忌神宗皇帝朱翊钧之讳而被勒令停产,此后300年间,钧瓷烧制过程中自然窑变的技艺失传,直至清末民初方才由禹州神垕镇艺人芦氏兄弟复烧。钧瓷亦在此间倍受收藏界推崇,有“家有万贯,不值钧瓷一片”“雅堂无钧瓷,不可自夸富”之说。 该件北宋·钧窑天蓝釉紫斑小碗为敛口,浅弧腹,通体施天蓝釉,釉面光泽并带有少量气泡,器壁内外经窑变形成了两道紫红色斑,并由浅色向深色过渡。器壁施釉不及底,底足经过削制显露出细腻致密的香灰色胎。这是一件典型的北宋官窑器,造型端庄,做工考究,釉层均匀,色彩美妙,紫红色带在天蓝釉的衬托下更显鲜艳,使釉色具有强烈的明暗对比。难怪当宋、元时期钧瓷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欧洲时,其价格按重量与黄金等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