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dvbbs
恢复默认设置
登录
注册
搜索
风格
博客(Boke)
论坛状态
论坛展区
道具中心
逛商场
回首页
我能做什么
>> 珠宝知识论坛
搜一搜相关精彩主题
中国宝石城商务网论坛
→
〖 珠宝知识论坛 〗
→ 古玉辨伪有秘诀
您是本帖的第
1392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古玉辨伪有秘诀
莉红
等级:职业侠客
文章:484
积分:5258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8年7月15日
楼主
古玉辨伪有秘诀
以下内容含脚本,或可能导致页面不正常的代码
“时下,“爱玉宠玉”之风已经不仅仅局限在收藏圈,更多的人把随身佩戴一两件玉制品作为一种时尚,而且崇尚古玉的人也越来越多。 哪种物品供不应求,哪种物品就有了被“克隆”的可能。玉器也是一样,因为喜欢者甚多,历朝历代都有仿制品。 说起玉器的作伪,可考证的历史要追溯到宋代(宋代玉工大量仿制汉唐古玉);到了明清两朝,由于古玩业的兴盛,仿玉制造业更加发达,这一时期制玉名家辈出,制出的仿品也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留下了很多好作品。近几年由于收藏热的持续升温,古玉的价格也一涨再涨,而这些记载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文物藏品不能再生产,更使得仿古玉大量涌现。 伪玉制造的工艺非常复杂,需要具备一定的特殊技能。因此,了解各时期的伪玉制作方法和工艺特征,对在赝品充斥的市场上选购古玉大有帮助。 ☆从选材上看破绽 在选材上,玉工为了达到作伪的目的,首先要在玉质的材料上下功夫。出土的古玉,一般玉质被侵蚀,玉性发生了变化,有的甚至受伤,颜色也有所变化,因此,玉工多选择与之近似的玉来代替。明清玉工往往选择劣质的玉材或玉根子来伪制古玉。明朝人喜欢用苍黄色、玉的边皮,以及带有瑕理的玉材仿制;清代有些玉工着眼于将残损的古玉改造,制成不同形制的玉器,乾隆时期就曾将大量的旧玉改制,这类改制的旧玉,或多或少还保留着古玉的某些特征。而近几年制伪玉者,大都从书本上依图仿制,所制伪品作工接近原器,可他们多忽视玉质的特点,有的用岫岩、杂石之类的防制战国、汉代名器,从玉质上极易辨认。 ☆从雕工上看破绽 在伪玉的雕工技法上,宋元以后的制伪工具已经与古代有所不同,一般采用钢铁的跎钻,跎具的旋转明显加快,反映到伪玉上,机器痕迹十分明显,钻孔、打眼、磨底的方法都与古代不同。比如在制作玉璧的谷纹时,采用管钻打钉,去底后使谷钉突起,留下明显的管钻痕迹,失去了古玉璧的风韵。 各时期的玉器随着时代的不同,有着不同的造型纹饰、不同的工艺技术,这些都形成了古玉的时代特点和风格,现代人用现代方法仿古玉,在工艺特点上必然要留下现代人理解古玉和制玉的现代特点,往往只能近似,不能酷似。 ☆从形神上看破绽 在造型和纹饰上,不同时代玉器各有特点,有些玉工由于不可能见到真器,只能按图制器,对各个时代的玉器造型、纹饰掌握得不太精确,因此仿制过程中常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有的加入个人想象,以至于仿制前代的玉器,却出现后代的纹饰。 有些玉工为使伪品更加逼真,还将防制的器物作特殊的处理,如染色、烧烤、作旧等。 因此,面对一件玉器,要综合考虑整体思考,造型、纹饰、雕工、玉质、沁色、光泽、神韵等都很重要,要细心观察,仔细比较。仿古玉器制作得水平再高,和古玉还是有差别的,抓住破绽,伪玉就无处藏身了。 [code]<SCRIPT src="http://pagead2.googlesyndication.com/pagead/show_ads.js"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code]<SCRIPT>window.google_render_ad();</script>[/code]<STRONG></STRONG></script>[/code]</script>[/code]</script>[/code][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17 20:21:28编辑过][/color][/align]
说明:
上面显示的是代码内容。您可以先检查过代码没问题,或修改之后再运行.
2008/12/17 20:18:34
1
1
1/1页
1
发短信
购买论坛点券
我能做什么
我发表的主题
我参与的主题
基本资料修改
用户密码修改
联系资料修改
用户短信服务
编辑好友列表
用户收藏管理
个人文件管理
今日贴数图例
主题数图例
总帖数图例
在线图例
在线情况
用户组在线图例
文件集浏览
图片集浏览
Flash浏览
音乐集浏览
电影集浏览
贺卡发送
Copyright © BaoShiCheng.Com 2005 - 2006